船级社入级工厂

132-8350-6666

新闻资讯
分类
新闻资讯
公司新闻 行业资讯

细长轴类锻件加工变形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

2025-03-24 12:13:17 91

细长轴类锻件(长径比通常大于20)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形,主要原因是其刚性差、残余应力释放、切削力和热变形等因素的综合作用。以下是变形原因及相应的解决办法:


一、变形的主要原因

  1. 材料残余应力

    • 锻件在锻造或热处理后内部存在残余应力,加工过程中材料被去除后,应力重新分布导致变形。

    • 锻件材料不均匀(如晶粒粗大、偏析)会加剧变形。

  2. 切削力和切削热

    • 切削力过大(尤其是径向切削力)会使轴弯曲。

    • 切削热导致局部温度升高,热膨胀不均匀,冷却后产生残余应力或变形。

  3. 装夹不当

    • 装夹力过大或夹持点分布不合理(如三爪卡盘夹紧力不均匀),导致轴受挤压或弯曲。

    • 顶尖与卡盘中心不对中,形成附加弯矩。

  4. 工艺刚性不足

    • 细长轴自身刚性差,加工时在刀具推力或离心力作用下容易振动或弯曲。

    • 缺乏辅助支撑(如跟刀架、中心架)导致中间部位下垂。

  5. 加工参数不合理

    • 切削深度过大、进给量过高或刀具角度不当,导致切削力过大。

    • 细长轴类锻件加工变形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


二、解决办法

1. 优化材料与预处理

  • 锻件退火或正火:加工前进行去应力退火或正火处理,消除材料内部残余应力。

  • 材料均匀性控制:选择晶粒细密、成分均匀的锻件材料,减少偏析。

2. 改进装夹方式

  • 一夹一顶+辅助支撑:采用卡盘夹持一端,另一端用活动顶尖支撑,并配合跟刀架或中心架(车削时)提供中间支撑,减少悬伸长度。

  • 弹性夹头或软爪:使用软爪卡盘或弹性夹头,避免夹紧力过大导致轴变形。

  • 液压或气压夹具:均匀施压,减少局部应力集中。

3. 优化加工工艺

  • 分阶段加工:粗加工后预留余量,进行去应力处理(如振动时效或低温回火),再进行精加工。

  • 对称切削法:分多次走刀,交替加工轴的两侧,平衡切削力。

  • 反向走刀法:车削时使刀具从轴的中部向两端移动,减少弯曲变形。

4. 控制切削参数与刀具

  • 减小切削力:降低切削深度(ap)和进给量(f),提高切削速度(vc),采用小刀尖圆弧半径刀具。

  • 合理刀具角度:增大前角(γ)和主偏角(κ),减少径向切削分力(如使用90°偏刀)。

  • 使用锋利刀具:避免钝刀导致切削力增大和发热量升高。

5. 控制热变形

  • 充分冷却润滑:使用切削液降低温度,减少热膨胀。

  • 间歇加工:避免连续切削导致热量积累,适当停机散热。

6. 其他辅助措施

  • 校直工艺:加工后通过机械校直(压力机)或热校直修正变形。

  • 增加工艺筋:对于允许的锻件,加工时保留临时工艺筋以提高刚性,最后切除。

  • 振动时效处理:加工后通过振动消除残余应力。


三、总结

细长轴加工变形需从材料、工艺、装夹、刀具等多方面综合控制,关键在于:

  1. 消除残余应力,提高材料稳定性;

  2. 降低切削力与热影响;

  3. 增强工艺刚性(辅助支撑)。
    通过上述措施可显著减少船用锻件变形,保证加工精度。

  4. 锻件